在解析之前,推荐一个非常优质的公众号:sciSpread
8篇结果一样的SCI论文,针对不同的患者研究了不同疾病、不同蛋白,结果却一样,而且这些研究还是由不同作者完成的。本周著名科研打假人士伊丽莎白·毕克(Elisabeth Bik)先是发现了2篇论文图表一致。
Bik在著名的学术打假网站Pubpeer说:“之前发现的这2篇论文只是至少8篇论文的一部分!这些论文具有相似的Kaplan-Meier曲线、表格值、折线图和某些Western印迹。这些论文来自不同的作者,不同的医院,并描述了不同的患者组,不同的癌症和不同的蛋白质。”从网上公布的信息,这些论文作者从一线医生到主任、甚至医院副院长,还有多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。作者单位包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/苏州市立医院,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,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,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/辽宁省肿瘤医院(2篇),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/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,山东大学齐鲁医院/青岛大学毓璜顶医院,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。“真的不要太怪医院了,医生也很可怜,科研是进阶必备,但非三甲医院真的很难有时间、有能力去做科研,于是只好花钱做,谁曾想。。。”
“我只是觉得,医生已经越来越没有办法单纯地治病救人了”
“那个院长还真不一定知道,没准是学生自己偷着买的”“没想到连这些附属医院的医生论文都是买的。这个也现在很多医院一味追求科研,而轻视诊断治疗和服务质量有关”“临床医生为什么要以SCI为主要考核指标来晋升职称?如果这样的话科研型说是博士搞临床算了,专业型的人才是不是无出路了?”“不要为医生辩护了,学术不端就是学术不断,不能因为忙而得以谅解,这是绝对的原则问题”“为什么要说逼良为娼,做实验你说没时间,学习科研技巧又懒得学。职称晋升,申请基金倒是一样也不想落下。那些挤出时间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医生算什么?”
“为什么留言区大都是在为临床医生叫冤洗地的?什么都是情势所逼。自身不找原因么?”“作者活该,买的文章还不谨慎。投稿前哪怕是做一个简单的查重,就会发现问题。”对于学生来说,没有SCI论文就意味着无法毕业;对于年轻医生来说,没有SCI论文就意味着失去晋升机会,而有些单位可能几年才会有一个名额;一旦错过就是几年、而同龄人却会由此永远领先自己。而通常对于教授或者主任来说,相对地位越高越倾向于洁身自好(不再造假)。毕竟,已经功成名就、名利双收,挣来的地位艰辛而曲折、失去地位只需一件小事。记得当时导师不让我们轻易发表论文,一方面因为他需要攒出更完整结果以发表大论文,这个对他才有用,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操之过急有错误,对他造成坏的影响。理解了上述,你就会知道,第一作者有最强烈的SCI论文发表欲望,其他作者往往持有无所谓的态度,而通讯作者虽为论文法定受益人、反而往往轻易不会主动去作弊。
不,通讯作者其实应该叫责任作者,是对论文真正负责的作者。通讯作者往往是研究负责人或者研究生导师,拥有成果所有权、当然也负有几乎完全的责任。如果这篇论文从实验、投稿一直到发表后,直到论文出事,通讯作者都完全不知情,那么他可能没有责任。但如果他参与了审核、修改、分享成果奖励,甚至只是论文中的email是真实的,那么他就负有责任。因为投稿后杂志社会给所有作者发去接到投稿通知。也就是只要他知道这篇论文的存在,就有责任。
其他作者也是类似,因为根据署名要求,所有作者都应该真正参与了课题研究,并且审核和同意论文发表,才能作为论文作者。发表了论文,意味着共同作者实际参与了研究和论文撰写,并知情并同意投稿。除非完全不知情,否则都会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按照上述要求逐一落实,才能责任到人。一方面会基本上杜绝造假,另一方面真正出了问题,也会找到责任人。
文章千古事,一旦发表就是终生的标记。
希望不要因为一时着急造出一个永远的雷顶在头上,而落得十几年后想方设法删除当年的论文。
编辑:Henry,图片来自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也欢迎医生和生物医学研究者加入我们的临床科研群。
更多经典论文解读及专家述评,
点击本文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查看。